原本冰島之行預計在2023年的9月成行,但卻因視網膜撕裂手術延到24年的3月,原先訂的機票等也都必須取消。行程取消的部分,Guidetoiceland非常爽快,寫了信就全額退費。機票的部分原先我是打算飛東岸然後試試冰島廉價航空Play Airline的,飛東岸機票是用Chase UR點數換的,Play也很爽快,依公司規定退了部分費用;UR的部分則是完全沒退點數。
高度近視的我,原來眼前就常會有懸浮黑點(飛蚊症),這次是在周六突然左眼有一大塊黑斑遮住視野,而且怎麼眨眼都去不掉,上網查了症狀發現可能是視網膜剝離,最壞狀況可能失明,建議找眼科醫師或直接去急診。
圖片來源: 大學眼科
黑影遮蔽視野的時候是周六,一般眼科醫師周末其實不看診。我上網約了Shutter的Urgent Care,不過Urgent Care打來說他們沒有相關設備可以檢測或治療,讓我找其他方法。說實在美國醫療真的是費用高昂又諸多限制,相比之下台灣的醫院、醫師真的是佛心來著,真心希望這個情況不會改變(不過據說因為各種因素包括醫鬧、費用等等在台灣願意行醫救人的醫師越來越少)。
繼續上網搜尋眼科醫師,終於給我找到一家在周末還開的,Image EyeCare在聖荷西南邊。週日前往眼科診所,護士問我要不要自費拍眼球照片,我同意了。Dr. Kim Khanh Nguyen說你這應該是視網膜撕裂,要趕快去看專科。於是她馬上就幫我約Dr. Borrillo。我之前在網路上搜尋視網膜剝離的時候,Dr Borrillo的名字有出現過幾次,但是專科不能自己約,必須要透過醫師的診斷跟refer。
Dr. Borrillo隸屬Northern California Retina-Vitreous Associates (NCRVA),在灣區有6個Office,每個醫生每周會有固定造訪的時間,剛好他星期一在西聖荷西診所,我自己打電話去只能約到星期二,Dr. Kim打電話把我塞進了星期一。
Northern California Retina-Vitreous Associates (NCRVA)專做跟視網膜相關的治療,到診所以後會先有護士問症狀,然後技師幫我拍眼球照片,然後很快Dr. Borrillo就讓我進診室。Dr. Borrillo是個很有趣的醫師,在診療時總是哼著歌,會跟你聊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,有次跟我聊成龍、有次給我看他去參加Swift演唱會的合照,總之很妙的一個人。他稍微檢查以後跟我說,你看這照片(眼球照片),你的視網膜撕裂了需要動手術。
這時我才知道視網膜剝離有分視網膜撕裂(Torn Retina)跟視網膜剝離(Detached Retina),一般高度近視、有家族病史、做過白內障手術、有青光眼、眼睛受過傷、另一隻眼睛動過視網膜手術等都是高風險群。如果有某些症狀例如看見閃光、新的懸浮物、黑影或灰色的簾幕在視野間移動都是視網膜剝離的徵兆。視網膜撕裂可用雷射治療或冷凍(Cryotherapy)治療,治療方式由專科醫生決定。冷凍治療後醫生會在眼裡放進油泡(oil bubble)或氣泡(Gas bubble)幫助癒合。
醫生說我這比較嚴重需要冷凍治療,之後可以考慮是否再加做雷射把破洞補齊。冷凍治療已經可以恢復到90%左右,好消息是這可以直接在診間進行,無須進手術室。
然後他就直接做冷凍了,說實在,冷凍的時候壓力很大、超級痛。針刺把氣泡放進眼睛裡反而因為局部麻醉沒那麼痛。
因為眼睛裡有氣泡,不能壓力驟變,做完以後他會給你帶個防水手環,萬一有狀況需要急診,急診室需先連絡醫生做正確的處置,眼裡有Gas Bubble的也不能搭飛機,要等醫師指示才能搭機。
之後他在診療室椅子上調整了很久,告訴我回家最好一直維持這個姿勢讓氣泡幫助癒合,術後眼睛不能碰水,尤其不能洗頭洗臉,晚上睡覺要用眼罩遮住避免不自覺揉眼。隔天回診,我第二天跟接下來兩周左右眼睛還是紅的非常可怕,術後也偶有刺痛感。
手術做完以後最擔心的是眼壓造成病理性青光眼,青光眼也是會導致失明的,幸運的是醫生一直說我恢復得不錯。我照1周、2周的間隔回診,大約要做6個月左右的觀察。現在左眼還是會看見懸浮物,但醫生不覺得這是個大問題。Gas bubble大約在眼裡會存在2個月左右,之後會越來越小、被身體吸收到消失不見,就可重見光明了。
手術費用不含後期回診接近3000美金。